甘肅定西農業新觀:溝壑間有農機 旱塬蔬菜銷沿海
近日,走近甘肅定西市安定區內官營鎮的一處現代產業園,工作人員穿梭在蔬菜種苗間,觀察著蔬菜葉片的色澤、紋理等,農民輕點手機,實時掌握蔬菜生長狀況。誰能料到,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,曾是十年九旱,連“一碗油買不來一碗水”的傳統旱地。
在內官營鎮從事蔬菜育苗、種植、銷售已有20多年的合作社理事長張保萍經歷了從靠天吃飯到科學種植的全過程,在他看來,科技的最大作用就是讓他將旱塬蔬菜銷往沿海區域。
2025年4月,甘肅定西市一處綠色蔬菜現代產業園內,工作人員查看蔬菜種苗生長情況。高展 攝
在育苗基地,全自動播種線勻速運轉,一顆顆蔬菜種子精準落入穴盤;自動噴淋系統開始有序灌溉,細密的水珠均勻灑下……在張保萍看來,機械化、智能化,既省時省力省工,又能極大減少土傳病害的發生,更有利于優良品種的規模化推廣,優勢可謂盡顯。
在這片充滿生機的育苗區域內,張保萍回憶著過去。他說,以前,育苗每個環節都得靠人工操作,效率還十分低下,難免存在流程不規范的情況,影響育苗質量。
“以前,種地靠天吃飯,還要靠自己摸索。”內官營鎮村民陳明面朝黃土背朝天大半輩子,在他看來,最大的變化,科學的農事管理和專業的技術指導,讓他們的收入越來越好。
安定區園藝工作站站長康亞軍介紹說,為了給農戶提供更專業的技術支持,當地聯合農科專家,成立了蔬菜產業園技術集成及孵化基地專家工作站,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,如田間課堂現場問、云端平臺網上約、公布聯系方式電話咨詢、一對一指導當面提等,讓農戶能學到實用的農業技術。
安定區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,過去干旱少雨,農業發展受到極大限制。然而,當地并沒有被自然條件所束縛。如今,這里種植有甘藍、芹菜、花椰菜等22種高原夏菜,還建成了657間蔬菜儲藏保鮮庫,年周轉量達100萬噸以上,蔬菜主要銷往東南沿海等地區。
2025年4月,航拍視角下,定西市一處綠色蔬菜現代產業園。田鵬鶴 攝
安定區副區長馬偉旗接受專訪時說,為進一步提升蔬菜產業的競爭力,當地正在建設智能聯動溫室建設集約化種苗基地,配套自動化育苗、水肥一體化、物聯網調控等智能化技術,繁育優質蔬菜種苗,擴大種苗商品化供給,不斷提高蔬菜產量和品質。
同時,當地還將加強高原夏菜專業市場和信息平臺建設,運用大數據、物聯網等信息化手段,做好蔬菜信息的收集整理、分析預測、信息發布等工作。(艾慶龍 張婧 高展)
關鍵詞:
您可能也感興趣:
為您推薦
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
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
(鄉村行·看振興)山西柳林依托“數商興農”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.5億元
排行
最近更新
- 甘肅定西農業新觀:溝壑間有農機 旱塬蔬菜銷沿海
- 部分旅行社對70歲以上老人報團設“限制門檻”
- 中央氣象臺:北方地區多大風 新疆北部等地有雨雪天氣
- 甘肅瓜州銀發族的“花樣年華”
- 首次發現!九寨溝箭竹海發現羚牛新生幼仔
- 西藏森林消防總隊多管齊下 筑牢森林防火屏障
- 探訪四川“千碉之國”:梨花山上開 碉樓引客來
-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在重慶啟動 50余名腫瘤專家開展義診
- 江西南昌:游客茶場沉浸式體驗春茶采摘
- 甘肅高校聯合農科專家聚“椒”送培 “智”援鄉村
- 2025奉節半程馬拉松鳴槍起跑 肯尼亞選手包攬男女子組冠軍
- 廣西保障援緬抗震救災捐贈物資快速通關
- 第三屆“新濠澳門之星—青少年才藝大賽”舉行
- 文化中國行丨甘肅簡牘寶庫用AI“解鎖”絲路故事
- 四川岷江尖子山航電樞紐工程加緊機電設備安裝
- “中國梨鄉”山東萊陽綻放“花經濟”
- 醫療大模型技術評估報告出爐 東軟引領智能化新未來
- 中企跨境再度亮相廣交會,首發采購商行為洞察白皮書引領外貿...
- 江西樂平三代養蜂人的甜蜜故事
- 香港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舉辦開放日
- 四川成都首趟圖定中亞班列正式開行
- “時代交響——全國優秀樂團邀請展演”在上海開幕
- 專家學者廈門研討“公共服務制度建設與智能化”問題
- 2025百村萬帳走進臺州黃巖 打造多元戶外消費場景
- 柏斯頓:GMP數據完整性守護者,助力藥企高效合規升級
- 德國伯樂中文合唱團師生“YES”項目送行儀式舉行
- 走進越南河內
- 大理“三月街”民族節演繹馬背上的“速度與激情”
- 北京故宮恢復開放
- 中越民眾界河聯歡 獨弦琴共奏友誼之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