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分旅行社對70歲以上老人報團設“限制門檻”
要么無法接待,要么要求有直系家屬陪同、購買額外保險等
部分旅行社對70歲以上老人報團設“限制門檻”
專家:此舉不利于銀發經濟發展,有關部門應鼓勵企業推出“銀發友好”服務
本報北京4月15日電(記者姜雨晴)“沒有年輕人陪同,哪個同行敢接高齡游客?”今天,記者以游客身份聯系多家旅行社,咨詢為年齡70歲以上的老人報團時,得到的回復大多是無法接待。可以接待的部分旅行社則對老年游客提出額外要求,例如需簽署免責協議和補充協議、有直系家屬陪同、購買額外保險等。
“正規的旅行社對高齡游客都要求簽署免責協議。”當記者詢問這一要求有何依據時,某旅行社工作人員回復稱系旅游局規定,“超過70歲必須簽署免責協議,超過75歲必須有直系親屬陪同”。
而根據原國家旅游局2016年發布的《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務規范》,75歲以上(含75周歲)的老年旅游者應請成年直系家屬對采集的老年旅游者詳細信息簽字,且宜由成年家屬陪同,并無老年人出游年齡限制。
據業內人士透露,旅行社不愿接受高齡游客存在雙重現實考量:一是安全問題,“出了意外旅行社承擔不起,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”;二是價格問題,高齡群體人均附加消費額低于中青年客群,而旅行社卻需額外配置醫療資源及保險。
浙江某旅行社負責人周先生表示,這種風險與收益的倒掛,迫使部分旅行社采取“超齡加價”的策略,對于適合老年人的線路或者私人小包團,服務費一般會高出約30%。
此外,周先生還提到,旅行社在為游客投保時,保險公司往往不愿為80歲以上的游客提供保險,這一情況使得旅行社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。
“這種做法其實是一種年齡歧視。”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游產業研究院教授吳麗云表示,旅行社出于健康、安全等因素考慮,對老年游客設置年齡限制,雖屬規避風險的自保之舉,但也應看到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。
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截至2024年末,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億人。“2024年我國旅游市場的散客率相對較高,選擇跟團游的游客占少數。而在報名跟團游的人群中,老年人占比是相當高的。”吳麗云表示,隨著老齡人口不斷增加,銀發旅游正快速發展,對于提振消費具有重要意義。對70歲以上老人報旅游團設“限制門檻”,不利于銀發經濟發展。
對此,吳麗云表示,破解困局需多管齊下,建立風險共擔機制,而非簡單拒客。有關部門需加強市場治理,限制旅行社年齡歧視,鼓勵企業推出“銀發友好”服務;保險公司應開發更多針對老年游客的保險產品,降低旅行社負擔;旅行社應提供更多適合銀發族的旅游產品和線路,從餐飲、住宿、醫療等多角度,提升旅游全過程的安全性與舒適度,推動旅行社變革。
《工人日報》(2025年04月16日 04版)
關鍵詞:
您可能也感興趣:
為您推薦
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
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
(鄉村行·看振興)山西柳林依托“數商興農”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.5億元
排行
最近更新
- 部分旅行社對70歲以上老人報團設“限制門檻”
- 中央氣象臺:北方地區多大風 新疆北部等地有雨雪天氣
- 甘肅瓜州銀發族的“花樣年華”
- 首次發現!九寨溝箭竹海發現羚牛新生幼仔
- 西藏森林消防總隊多管齊下 筑牢森林防火屏障
- 探訪四川“千碉之國”:梨花山上開 碉樓引客來
-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在重慶啟動 50余名腫瘤專家開展義診
- 江西南昌:游客茶場沉浸式體驗春茶采摘
- 甘肅高校聯合農科專家聚“椒”送培 “智”援鄉村
- 2025奉節半程馬拉松鳴槍起跑 肯尼亞選手包攬男女子組冠軍
- 廣西保障援緬抗震救災捐贈物資快速通關
- 第三屆“新濠澳門之星—青少年才藝大賽”舉行
- 文化中國行丨甘肅簡牘寶庫用AI“解鎖”絲路故事
- 四川岷江尖子山航電樞紐工程加緊機電設備安裝
- “中國梨鄉”山東萊陽綻放“花經濟”
- 醫療大模型技術評估報告出爐 東軟引領智能化新未來
- 中企跨境再度亮相廣交會,首發采購商行為洞察白皮書引領外貿...
- 江西樂平三代養蜂人的甜蜜故事
- 香港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舉辦開放日
- 四川成都首趟圖定中亞班列正式開行
- “時代交響——全國優秀樂團邀請展演”在上海開幕
- 專家學者廈門研討“公共服務制度建設與智能化”問題
- 2025百村萬帳走進臺州黃巖 打造多元戶外消費場景
- 柏斯頓:GMP數據完整性守護者,助力藥企高效合規升級
- 德國伯樂中文合唱團師生“YES”項目送行儀式舉行
- 走進越南河內
- 大理“三月街”民族節演繹馬背上的“速度與激情”
- 北京故宮恢復開放
- 中越民眾界河聯歡 獨弦琴共奏友誼之歌
- 共富大運臨平村跑系列賽開跑 跑出鄉村振興“加速度”